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编审主持完成了“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GFA111025)。课题组主要成员:顾之川、张开、赵静宇、章建石、韩涵、胡晓。

      一、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定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范围,二是研究高考语文阅读能力如何体现在试题命制过程中,三是高考阅读能力的适应性研究。实施过程为:(1)面向高校和基础教育部门征求意见,通过组织座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高考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内容;(2)设计“高考语文阅读能力量表”、组编“阅读与表达”测试样卷进行测试,确定能力设置的合理性;(3)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考试大纲》中阅读能力考查要求的修改意见。具体内容有:(1)根据确定的高考语文阅读能力,对试卷结构设计进行研究,使高考试卷的形式更加符合能力考查要求;(2)根据能力的不同层级和层次,研究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试题的呈现方式。着重研究不同材料、不同题型对阅读能力考查的影响;(3)从语文阅读能力立意的视角,研究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的设计;(4)通过追踪调查,研究高考阅读能力如何符合不同类型和水平高校的需求,确定阅读能力考查的有效性;(5)高考阅读能力与教材编制的研究相结合,使教材的编写更加合理,在基础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依据历年高考命题实践,立足高考命题经验,分析命题数据,总结和探索命题技术和命题经验。具体方法有:(1)定量分析。分析历年全国高考各卷各题的考后数据,采用SPSS等统计工具,具体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题,进行个案与整体,纵向与横向的数据分析;(2)定性分析。使用教育认知和心理测量的相关理论和测量工具,确定阅读能力的构成、层次和影响因素等。(3)实践分析。总结历年高考语文阅读题的命制环节和相关技术,在相关命题实践中检讨和改进命题经验;(4)调研分析。深入各地中学教学一线和不同类型、级别的高校,采取测试、座谈、问卷等方式,调查有关大型主观题的学科的测量问题;(5)文献整理。整理相关文献,总结相关成果。

      二、结论与对策

      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对策:

    1. 关于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

      高考改革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招生制度的背景下,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有时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话题。高考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无论是考试内容的变化,还是考查形式的变化,都会牵动着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因此必须非常慎重、非常稳妥,不仅要经过反复论证,还要在小范围内进行实验,确保改革措施符合高考命题实际,同时也要符合中学教学实际。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出,才会取得实效。稍有不慎,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能光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1. 关于语文高考的考查目标与内容。

      语文高考的目标,首先要适合高校选拔的需求,科学选拔人才;其次要体现课改理念,推进素质教育;第三还要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语文高考应着重考查语言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关于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的导向。

      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最强,社会关注度最高,社会影响也最大。一段阅读材料,一道题目,都有可能让考生铭记终生,往往也能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要传达新理念,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体现“一点四面”,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在考查考生语文阅读能力时,实现高考语文试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价值导向,使高考成为促进语文学习的课堂、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引领语文考试改革方向的旗帜。

      4.关于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

      在试卷结构上,应解决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不相匹配的问题,亟需对《考试大纲》进行修订。具体可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保留选考,将三类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都列入《考试大纲》,但文学类和实用类在不同试卷中交替出现;二是取消选考,每套试卷均覆盖三类文本,赋分相应减少。在考查内容上,需进一步明确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标,应增加课外阅读与阅读方法的考查。在试题选材上,应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阅读文本形式的变化,扩大现代文阅读文本类型,如图片、表格、统计数据等,尝试引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5.关于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首先,在文言文阅读中,应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注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其次,要注重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对于区分高分段考生、引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强所选材料的经典性,避免试题设问过于宽泛,注意防止套作等问题。

      三、成果与影响

      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高考语文学科内容与形式改革专题研究报告》,二是研究论文,三是为本课题设计制作的“阅读与表达测试样卷”,四是指2012年~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共12套。前两部分为理论研究,后两部分为实践研究。《高考语文学科内容与形式改革专题研究报告》,由张开、赵静宇完成。由于本课题涉及高考,具有敏感性、保密性等特点,调研过程需要保密。研究报告只供教育部考试中心作为内部资料,用于《考试大纲》的修订与高考命题参考,暂未公开。已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主要有:

      1.顾之川《坚持立德树人。引领语文改革——2015年语文高考试题综述》,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6年第2期全文复印。

      本文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考命题也应体现这种导向。2015年语文高考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引导考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题型设计,这对引领语文改革方向,坚持学科核心素养,推进高考内容改革,理解语文高考改革“新常态”具有重要意义。

      2.顾之川《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现状与改革》,发表于《中国考试》2014年第1期。

      本文认为,开展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研究,可以实现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课程的良性互动,促进语文教材编写进一步优化,增强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适用性,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效度。目前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考查不相匹配,在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待加强,探究题命制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试卷结构上应尽快解决文学类与实用类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考查目标上应更加强调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考查内容上应增加课外阅读与阅读方法的考查,在选材上则应扩大阅读文本类型。

      3.顾之川《语文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2014年语文高考试题解读》,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9A期,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12期全文复印。

      本文认为,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区,既要坚持改革,又要积极稳妥,兼顾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只能小步渐进,不能一蹴而就。2014年语文高考试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倡导核心价值理念,贴近现实和考生实际,激发考生创新思维,创新多种试题设计。

      4.顾之川《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以2013年语文高考试卷为例》,发表于《光明日报》2013年第6月19日第14版,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9期全文复印。

      本文以2013年语文高考试卷为例,论述了语文高考的目标、内容和策略。明确高考的目标,一是适合高校需求,科学选拔人才,二是体现课改理念,推进素质教育,三是发挥考试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语文高考的五大能力,包括语言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2013年语文高考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命题立意导向积极阳光,二是选材强调经典性与时代性,三是试题设计新颖。

      5.顾之川《课改与高考:现状、问题和建议》,发表于《顾之川语文教育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本文分析了新课程与新高考、大纲卷与课标卷、分省自主命题与全国统一命题的现状,认为课改与高考“两张皮”,分省自主命题产生诸多弊端,《考试大纲》缺乏执行力,语文高考存在特殊问题,并对如何改进高考命题提出了自己的若干建议。

      6.顾之川《美国高考作文的启示》,发表于《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5期。

      本文针对美国大学委员会2014年公布的SAT考试改革方案,在考试内容上由过去的“批判性阅读”改为“论据阅读与写作”,认为语文尤其是作文所占分值增加了,选材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增加实用性,注重考查综合运用的能力。这些将对我国语文教学与考试评价带来启迪。

      6.张开《略论从音乐角度解读乐府诗的意义》,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1期。

      本文认为,乐府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对这类诗歌的教学常集中在诗歌文本本身,这是有所欠缺的。在对乐府诗的学习中,应引入音乐学因素进行分析,也应重视文学研究成果在语文教育领域转化的重要性。

      7.张开《高考作文考查目标中“有文采”的含义辨析》,发表于《语文学习》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7期全文复印。

      本文认为,高考作文中的“有文采”,是一个对文章美感品鉴的范畴,更是体现一篇文章整体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一要求的提出,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塑造与养成产生良性的指引。

      8.赵静宇程力《高考的公平与教育的公正——“零分作文”反映的社会诉求》,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5年第2015年12A期,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6年第4期全文复印。

      本文针对所谓“零分作文”指责高考对农村考生不公平问题,通过试题解读和数据分析可知,作文题并不存在公平性问题。“零分作文”反映的社会对公平的强烈诉求却不容忽视。高考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定位,保证试题公平,避免功能偏差,为考生个人诊断和政府对教育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公正不等于公平,但是如果高考通过试题的倾斜去直接促进教育的公正,带来的只能是不公正。

      6.赵静宇《高考语文与批判性思维考查》,发表于《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本文指出,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望使得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近年的高考语文尝试在试题中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考查。考查出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与语文学科能力的考查紧密结合,结合程度越高,试题难度越大;二是侧重对技能而非态度的考查,并试图防止将批判性思维狭隘化。在承认考试时间和考务限制的前提下,高考语文在批判性思维考查方面依然大有可为之处,应该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得以体现。

      7.赵静宇《201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的两个新变化》,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11期。

      本文指出,新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的重要类型。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在作文命制方面有两个新变化:价值观的引导方式忌浅白直露,忌价值立场预设;开放性越来越强,限定性越来越少。

      8.赵静宇、张开《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现存问题分析》,发表于《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年第1期。

      高考语文中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对于区分高分段考生、引导高中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在试题的命制技术趋于成熟的同时,问题也逐渐凸显:所选材料缺乏经典、试题设问过于宽泛、考生套作现象严重、评卷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需要命题者、评卷者、教师、考生等多方配合才能得以解决。

      9.赵静宇《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主观题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发表于《语文月刊》,2012年第11期。

      本文指出,考试是由命题者、考生、评卷者三者共同完成的。如果将考试看成一个交流过程的话,可以分为命题者-考生、考生-评卷者两个环节。做好各个环节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考查的目标,要求命题者围绕考查目标设计试题,使体感简洁准确;要求考生作答语言流畅,表意明确;要求评卷者不以对其他能力的评价代替对阅读能力的评价。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试题具有较高的测试效度。

      以上课题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反响,发挥了积极作用。《高考语文内容与形式改革专题研究报告》成为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开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引起语文教育、考试测评界的广泛关注,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复印。另有中国知网、百度百科、当当图书、亚马逊、京东商城、中国教育文学网等在线平台均有对本课题相关成果的引用和介绍。

      四、改进与完善

      本课题对进一步深化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研究提出如下改进与完善建议:

      1.应进一步加强对高考语文能力考查的研究。

      高考命题意义重大,尤其是语文学科,社会关注度高,但我们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国家应继续组织力量,同时加大投入,加强研究。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召开专题研讨会,充分研讨,明确我国目前高考语文存在的问题,完善考试设计,进一步落实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改革的任务。

      2.应进一步提高跨学科的研究能力。

      本课题既涉及语文学科,也涉及心理测量领域,属于跨学科研究,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题组成员专业背景不同,有语文学科,也有心理学专业。建议在今后的相关课题研究中,根据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特长,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发挥课题组成员的优势。

      3.应注重将科研成果与高考语文实践相结合。

      本课题涉及高考命题和语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高考命题的改革和教材编写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强实践意识,尽可能多地将高考命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研究的范围。课题组成员主要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积极发挥两个单位的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五、成果统计一览表

  • 序号

    作者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出版单位/发表刊物

    刊物级别(CSSCI/核心)

    出版时间/刊物期号

      转载

    获奖情况

    决策采纳

      1

    顾之川

    论文

    坚持立德树人,引领语文改革——2015年语文高考试题综述

    《课程教材教法》

    核心期刊

    2015年第11期

         

      2

    顾之川

    论文

    坚持立德树人,引领语文改革——2015年语文高考试题综述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年第11期

    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6年第2期

       

      3

    顾之川

    论文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现状与改革

    《中国考试》

     

    2014年第1期

         

      4

    顾之川

    论文

    美国高考作文的启示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第5期

         

      5

    顾之川

    论文

    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以2013年语文高考试卷为例

    《光明日报》

     

    2013年6月19日

    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9期

       

      6

    顾之川

    论文

      2014年高考作文小记

    《语文教学通讯》

     

    2014年第9A期

         

      7

    顾之川

    论文

    课改与高考:现状、问题与建议

    《顾之川语文教育论》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8

    顾之川

    论文

    高考实用类文本的选文与考查

    《光明日报》

     

    2013年7月2日

         

      9

    顾之川

    论文

    对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若干思考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8日

         

      10

    张开

    论文

    略论从音乐角度解读乐府诗的意义》

    《语文教学通讯》

     

    2014年第1期

         

      11

    张开

    论文

    《高考作文考查目标中“有文采”的含义辨析》

    《语文学习》

     

    2011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7期

       

      12

    赵静宇

    论文

    《高考的公平与教育的公正——“零分作文”反映的社会诉求》

    《语文教学通讯》

     

    2015年第12A期

    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6年第4期

       

      13

    赵静宇

    论文

    《高考语文与批判性思维考查》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

       

      14

    赵静宇

    论文

    《201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的两个新变化》

    《课程教材教法》

      核心期刊

    2015年第11期

         

      15

    赵静宇

    论文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现存问题分析》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3年第1期

         

      16

    赵静宇

    论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主观题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语文月刊》

     

    2012年第11期

         

      1.“成果形式”请注明为论文、编著、专著或教材

      2.“获奖情况”请填写政府颁发的、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奖项名称应与课题名称对应

      3.“决策采纳”指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完整采纳吸收,并附有基本材料和相关证明